供灯千盏,照彻长夜

無間,無相。

关于白无相,看了很多的讨论和猜测。梅念卿说,他是天道专门为谢怜而生出,济世与灭世,与谢怜相剋而达成平衡。有人猜,他是谢怜的心魔,是他心裡邪恶的那一面,和谢怜本是一体的两面。但看完了190和191这两把大刀,我对白无相忽然有了新的感觉。他,就是人面疫。

时间轴上最早出现的人面疫,始于乌庸国百姓临死前的呐喊:"太子救我!""太子救我!"他们怨恨的亡灵寄宿在乌庸太子的身上,形成了人面疫。这疾病的表现方式和描述几乎贯串了所有的章节。它因怨恨而生,寄生于人体上滋长,因人心的恐惧而茁壮。一张张的脸,扭曲嚎叫阴森可怖,吞噬着宿主,让他变得丑恶,厌恶自己,无法见容于世人,只好拿绷带遮掩住原本的面庞。可以说,人面疫的那些脸,夺取了原本宿主人性的那张脸,直到把他同化得跟它们一样的丑陋,才告结束。

一张张扭曲哭叫嘻笑的脸,便是人心丑恶的折射。治疗人面疫的唯一方式,是手染鲜血,杀掉另外一个人。为什麽?因为当一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人性,去杀掉另外一个人来求得自己的生存时,他,就成为了人面疫本身。他就是人面疫的一部分,当然不会染上这个病。

因此,白无相千方百计地要谢怜"到他这边来"。这个疾病的表现方式就是同化他人,让他戴上自己的那张脸。

因此,白无相的名字叫做"无相"。他没有自己的脸,他就是众生相。


~*~  ~*~  ~*~


第四卷开始,脸,镜子,面具,绷带,白绫等等意象反复出现。不禁让我觉得,当白无相希望谢怜变成自己的那张脸时,谢怜也一直在思考,甚麽是自己真正的面貌,怎样才是真正的自己?记得谢怜说过自己只穿白的。他心中的自己,和别人眼中的他,应该都是一样的洁白无垢,身如菩提心如镜,时时拂拭不惹尘埃。只可惜,就像评论区道友说的,白色是最容易被玷污的颜色了。

第一次被贬的谢怜,一直用白绫包裹住自己的脸,还有代表贬谪的咒痂。表面上是因为怕被永安士兵认出,事实上是,无法面对那个被打落在尘埃中,狼狈不堪,沾满了泥巴,沾满了耻辱的自己。最一开始,他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扑向了镜子,然后把自己如"脸上被黥了字的罪人"一般包裹了起来。花灯夜一钱买孤魂,被花花认出来时,谢怜同样"想起他现在浑身都泥巴,怪模怪样的,越发尴尬了,手握成拳抵在嘴前,真想不承认,说你认错了算了。"

其实人都看不到自己真正的样貌,我们眼中的自己,其实是从他人眼裡折射出来,透过别人的褒贬毁誉慢慢形塑。有时候觉得"丢脸"真的是个很有深意的词。因为那代表的不只是尴尬、难堪、屈辱,更是代表一次自我人格的崩解。有时真的很叹服秀秀的写作手法,因为第四章谢怜的崩溃,就从周遭每个人对待他、看待他的方式开始,从外而内,步步逼近,最终到目前的黑化沉沦。


(1)打劫的富商和三十三个神官:前同事与陌生人看着他,或恐惧,或怜悯的目光,就在这一刻,谢怜"眼角余光忽然扫到前方模模煳煳一个白色人影"。白无相第一次出场。

(2)慕情挥剑断情:以往认为的朋友,原来并不把他当朋友。情谊斩断后,白无相正式出现。之后,他就开始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戴上了悲喜面。

(3)父母和风信:自己的脸庞不再熟悉,被换上了别的面目,恐惧日积月累,风信和父母看待自己的目光也渐渐变了模样。开始有不信任,开始有怜悯。他忍不住在心裡咆哮:"我没疯!我没撒谎!我说的是真的!!"然后夺门而出。主动去寻找白无相。

(4)信念的崩解:接下来便是太子殿的一场血腥杀戮,献祭的是谢怜对人世间尚有善意的信仰。可以说在这一段之后,谢怜的悲剧便大抵定形,他心中的善念再也回不去。风信不可置信他换了一个人,父母也为此伤心难过。之后的风信离开与二老离世,只是最后一根稻草。

然而值得悲凉的是,当所有人都离他而去,他真正孑然一人之后,他回头看镜子,自己已经成为了白无相。但此时他却再无恐惧。因为当会看着他的人都已经不在时,自己的脸到底长甚麽样子,又有甚麽重要的呢?


~*~


一直印象很深刻一段话:


"怎么说呢,三郎。其实,我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子的。"

想了想,谢怜还是道:"我是觉得,人在这世上,不要对任何人太抱希望。不要把其他人想象得太过美好。若是一辈子不相交,远远望着,倒也罢了,但若是相识相知,到某一天,终归会发现这个人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,甚至完全相反。到那时候,会很失望的。"


很想问一句:

所以太子殿下,八百年后的你,拿下了悲喜面的你,觉得自己是甚麽样子的呢?

人行于世,总免不了对于人言的恐惧。有人满心是对自己完美的想像,努力想达成他人的期望;有人自卑厌恶着自己的脸孔,嚮往着他人更加完美的形象。种种目光,像是一张张长在身上的脸,七嘴八舌说着各种意见。几乎不知道自己应该长成甚麽模样。

第四卷已经过去一大半了,谢怜的悲剧也已经无可挽回,不知道最后让太子殿下又恢復到原本,以微笑报这世间的转机在哪裡。但我们都知道,他会救赎了自己,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道,既不过度高估自己,但也绝不低估。做自己能做的,行自己当行的。他清楚知道自己的面貌,不再需要他人的界定。

就像花城说的,因为某人存在于这世上,本身就是希望。

谢谢花城,这样的爱着一个人,无论他甚麽样貌。



最后,很想谢谢秀秀为我们带来一个这麽好的故事。虽然尚未完结,却已经激起了各种讨论声浪。自私是否可耻?背弃是否人之常情?若我们也在那晚太子庙的众生当中,会做出怎样的选择?似乎看完后,我们也开始在想,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人?

评论(4)
热度(171)